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研究团队

research team

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讨论会议纪要

2015年07月08日 07:49  点击:[]

参加人员:

吴伟志、潘洪军、郑红等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部分人员(部分老师上课未到)、计算机系部分教师;骆剑承、胡晓东、吴炜、周亚男、吴田军、李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屈靖生(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会议时间:2015年7月2日下午15:00—17:30

2015年7月3日上午9:00—11:30

会议地点:浙江海洋学院文理楼301

记录人:吴炜,杨传胜

审核人:吴伟志

为了解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进展,并落实实验室建设期的各项工作,召开了“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研讨会,会议内容如下:

一、主持会议(潘洪军教授)

主持会议并介绍与会人员。

二、实验室情况介绍(吴伟志教授)

介绍海洋大数据实验室的设立背景;三个重点研究方向:水声技术与应用、海洋信息智能计算和海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验室组织架构;前期工作;场地落实情况等。最后指出:实验室将于2017年3月25日进行验收,简要分析了责任书的内容,明确了责任期目标。

三、汇报内容简介(胡晓东博士)

介绍汇报内容分为三大部分:(I)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II)海洋大数据平台演示;(III)国产高分遥感卫星大数据处理与增值应用。

四、 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周亚男博士)

(I)海洋大数据平台蓝图:通过时空动态数据接入,实现动态数据的管理与信息提取,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产品与服务,采用客户端、移动端等方式为科教用户、区域用户和国家用户提供相关的海洋应用服务;

(II)背景与应用需求:从数据拉动和应用驱动两个方面背景出发,介绍面向科教用户、区域用户和国家用户在海洋大数据方面的应用需求;

(III)平台总体建设目标:构筑围绕舟山及海洋区域的云服务平台,建立丰富、精细、美观的时空数据框架,容纳时空全覆盖、持续更新、多要素的海洋大数据,实现“美观、稳定、高效和实用”的海洋大数据平台;

(IV)平台架构设计与应用定制:详细介绍了平台中数据、计算、可视化等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及针对海洋大数据的定制方法;

(V)任务分工与研发计划:介绍了研发团队的人员分工及其研发计划。

五、海洋大数据平台演示(李成工程师)

(I)智慧舟山管理客户端:演示集群管理(硬件配置及其实时使用情况)、数据管理(导入、存储、管理、导出等功能;展示了全国海岸带数据、浙江2m镶嵌数据、舟山高分辨率数据)、可视化管理(位置定位、制图、配图、发布等功能)、安全管理四大模块的相关功能;

(II)“智慧舟山”海洋大数据服务门户:展示全球底图、快速定位、舟山土地覆被分类、河流入海口泥沙(泥沙、叶绿素等目视解译)、沈家门等重点区域等功能;

(III)三维展示厅:快速定位到长峙岛,并展示其地貌、海水以及城市精细三维模型;广东城市三维模型;播放了三维展示厅视频并介绍了三维展示厅的最新开发情况。

六、国产高分遥感卫星大数据处理与增值应用(吴田军博士)

(I)高分遥感应用现状:展示了GF-1、GF-2国产卫星影像,尤其是GF-2分辨率达到亚米级,具有丰富的几何与光谱信息;

(II)高分遥感大数据处理:在如何对粗糙大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合成卫星”模式下的数据制造等基础上。介绍了团队基于高性能计算存储平台研发的图像处理机(IPM)和信息产品生产线(PLA),指出该产品具有时空全覆盖、持续更新、多星协同处理、持续生产更新(按需生产计算)、碎片化管理和发挥每一个象元的作用等特点;

(III)高分遥感信息提取:针对高分辨率数据的特点,在图谱认知理论指导下,利用天启的增值产品生产终端(PLA)能够实现“地块级”信息产品提取,从而保证产品精度;通过流程定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IV)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台州市黄岩区土地执法检查、青海省玛多县生态环境监测、湖南省宁远县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安徽省淮南市水资源分布解译等基于平台的应用案例;

(F)舟山应用前景:展望以遥感为主的海洋大数据在舟山/浙江可能的应用:海岸带信息提取与动态监测、海洋水产养殖、港口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海洋新区建设等。

七、 总结与讨论(骆剑承研究员)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骆剑承研究员对于实验室的平台搭建、功能、应用服务等作了指导性讲话。具体内容如下:评价了中科天启针对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所做的工作,指出针对海洋环境、海洋监测以及舟山海洋特色的不足。围绕重点实验室评价体系,形成的共识及其拟进一步开展工作包括:(I)建设一个海洋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是开展各方面工作的基础;(II)在硬件与软件环境构建的基础上,围绕海洋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梳理,形成海洋大数据基准,实现各种信息在平台的加载;(III)基于平台对外进行服务,包括科研与教学服务(为学生科研人员提供服务,推动万众创新);区域服务(国家海洋新区/城市规划、土地执法、海岛/岛礁管理、舟山水产养殖与渔业,海洋渔业动态精细化管理、船只与海港管理);国家的应用(立足以舟山、通过近海/海岸带战略来做一些工作,以此为基础积极争取项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八、对于省重点实验室责任书的考核指标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作了相应任务分解和要求

(1) 为了保证顺利完成2017年3月的省重点实验室的考核,各二级指标需要完成分数如表1所示:

表1各指标需要完成的分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总分

完成分数

一、人才与条件建设

1.人才培养

专职科技人员规模

2

2

副高及其博士比例

2

2

高级人才

6

1

2.条件建设

场地建筑面积

2

2

仪器设备

3

3

3.运行管理

组织结构

5

5

二、科研活动与创新成果

4.承担课题

承担国家级课题

8

8

5.论文专著

论文

5

5

6.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励

10

2

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10

8

8.标准制定

标准

7

6

9.开放课题

开放课题

5

5

三、公共服务与经济效益

10.公共服务

横向课题

10

10

仪器设备培训计算

10

8

12.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转让

5

5

经济收益

15

4

初步估算能够达到76分,等级为“良好”;

(2) 国家级或省级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存在一定困难,由潘洪军教授负责与舟山市组织部、浙江海洋学院沟通,协调共同引进人才;

(3) 承担项目方面,目前责任书所要完成的任务有6项国家级项目和8项省部级项目。初步估计今年国家级项目保底3个应该不会有问题,获得资助8个省级项目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实验室的老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确保两年内完成责任书中的项目数量;

(4) 论文专著方面,SCI/EI论文需要全院老师同心同力,发表的论文务必署名重点实验室;

(5) 科研奖励方面,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奖励目前有2分,获得更多的分数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是困难较大;

(6) 知识产权方面,发明专利周期较长,而软件著作权登记完成难度相对较低,需要申请25~30项软件著作权;

(7) 标准制定方面,国家、行业有困难,由屈靖生、胡晓东和杨传胜负责联络,完成制定标准,并向标准委员会申请认定;

(8) 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建设海洋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对企业提供收费服务;并给大众提供浏览、下载数量等基础服务,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9) 对外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考核方式,明确培训、检测、计算等是否包含在对外服务中;

(10)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绑定几个企业进行合作,帮助企业获得利税,使得实验室完成相关指标;

(11) 表1中二级指标中的1-6由吴伟志教授负责落实;7-12由潘洪军教授负责落实;

(12) 实验室对完成考核分数的教师发放奖励;实验室将积极争取发放奖励的经费,如果在经费难以筹措的情况下,将从年终奖励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发放奖励。

九、开放课题

(13) 按照水声技术与应用、海洋信息智能计算和海洋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三个发展方向,设置开放课题,三个研究方向分别由郑红教授、吴伟志教授、潘洪军教授负责。申请书格式相对简化,以支持海洋大数据相关方向的自由研究;

(14) 制定开放课题的量化考核指标,受开放课题资助完成论文的和软件著作权,必须标注实验室课题资助;

(15) 两年拟资助15~20项课题,每个课题资助金额1~2万元;

(16) 积极落实开放课题经费,与学校财务沟通,若舟山市配套经费不到,则暂时从其它相关科目经费中作为学校配套列支;

(17) 课题经费不外拨,受资助人发生相关费用后,将发票寄到浙江海洋学院报销;

(18) 开放课题在实验员没有到位前暂时由杨传胜负责联络。

十、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19) 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需要完成应用服务、科研服务、培训和教育等相关考核要求。产出软件著作权、标准、产值;

(20) 郑红教授提供海洋微波观测数据,由平台开发者负责加载到“智慧舟山”平台,以增强服务特色;

(21) 由海洋大数据平台开发者将各种原始数据加工为信息产品,并提供服务;

(22) 平台招标(实验室省拔经费设备招标)工作由计算机系实验室主任张建科老师负责。

十一、 实验室宣传、联络等日常工作事宜

(23) 增加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并负责网站更新、对外联络等日常工作。目前,初步想法是从教师中转岗招聘,需要与学校人事处沟通,具体由吴伟志负责;

(24) 实验室基本信息的省里云平台数据上传和维护由顾沈明教授负责;

(25) 实验室网站(http://obdm.zjou.edu.cn/)的信息上传和内容更新由刘志松负责;

(26) 实验室的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在实验员还没有到位时暂时由杨传胜负责;

(27) 实验室的学科性公司由江有福老师负责;

(28) 实验室的微信群是:舟山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

2015年7月4日

上一条: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伟志教授进入“2014年中国高引学者榜单” 下一条:“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建设发展研讨会

关闭

友情链接

/Links

数理与信息学院  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电话:0580-2550008  邮编:31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