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剑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创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方向的科学研究。1987-1991年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就读遥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1994年在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从事气象卫星业务处理和科研工作,开展气象卫星在环境遥感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1994-1999年在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的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9年先后四次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从事多空间数据挖掘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至2001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作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多尺度空间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的研究;2001年起,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担任副主任、副研究员职务,组织建立了“高性能地学计算”的研究团队,开展了遥感信息智能处理和分布式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2005年起,被聘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现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员,担任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室主任,重点开展高效能遥感信息计算与自动化遥感分类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中科院领域创新、院地合作等项目支持下,确立了从空间深度计算到空间主动计算的地学计算理论,重点研究了智能化遥感认知理论和高效能空间信息计算方法,初步发展了图谱耦合的自适应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体系,围绕中亚遥感应用建立了生态环境要素的定量化反演技术体系,采用“多核/集群”架构组织开发了面向网络的高性能遥感数据处理分析与服务平台(SINCE 2008),并在土地覆盖分类、生态环境监测、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应用推广。已经合作出版3本专著(《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计算与分析》等)和1本图集,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